第1章 第一章穿越成为刘备老乡?
<p> “啪唧!”</p><p> 巨大的倒地声响起。</p><p> 王书大叫一生,睁开眼睛,翻身而起。</p><p> 后背出的冷汗已经浸湿了衣衫,贴在后背上,冷风吹过,冷冰冰的,让他感觉很不舒服。</p><p> “文儿你怎么了?”</p><p> 也许是叫喊声太大,以至于惊醒了屋内的其他人。</p><p> 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,紧跟着火光一闪,妇人点起了油灯。</p><p> 漆黑的房间里,一下子明亮起来,虽然灯光有些昏暗,但是依旧让王书的心里生出一丝安全感。</p><p> 呼-</p><p> 长舒一口气,抬头抹去额头的冷汗,渐渐平静下来。一个身穿白色罗衫的妇人,手里举着一个破旧的陶瓷油灯,一个手当着风,神色间透露着紧张,快步走到王书床前,虽然还没有开口说话,但是那眼神中的关怀之情,却是表露无疑。</p><p> 王书立刻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,轻声道:“娘,我没事儿!”</p><p> 不成想妇人听罢更加紧张。</p><p> 王书赶紧解释道:“娘,我真的没事,只是做了一个噩梦而已。”</p><p> 妇人赶紧关怀的说道:“文儿别怕,娘在这。”</p><p> 王书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,享受着妇人用轻柔的动作,为他盖上被褥,心里幸福极了。</p><p> “文儿自醒来后,一直发噩梦,这可不是一桩好事····”</p><p> “文儿从小骨子就弱,前几天突然昏迷,如今又噩梦不断,是不是文儿碰见不干净的东西了?</p><p> 赶明儿我得去趟道观,给文儿求几道符文·····”</p><p> 眼前的妇人,虽然很陌生,但是灵魂占据的这具身体,却是拜他们所赐,有着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,这也使得王书心里,生出了浓烈的依赖感。</p><p> 妇人的声音渐行渐远,关怀之意落在落在王书心上,让王书先前因为噩梦而感到悸动的心,似乎一下子变得格外平静······</p><p> 前世,王书忙于工作,很少陪伴父母,现在想想,仍然感觉万分愧疚。</p><p> 这一世我定当保护这来之不易的亲情。</p><p> 望着窗外的明月,王书却有些难以入眠。</p><p> 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天,王书依旧是有些不适应。</p><p> 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,没想到自己劳累过度的倒在手术台后,他却惊奇的发现自己依旧好好的活着。</p><p> 原本的王书是同济医院最优秀的毕业生,以28岁的年龄荣登海滨市最年轻的主治医生,为一位脑瘤病人切割胶状脑瘤手术了进行了整整19个小时,这19个小时中,王书滴水未进,加之精神高度紧张,最后昏死在手术台前。</p><p> 哪成想这一觉醒来,身处的世界,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,而现在的王书,也不是之前的王书了······</p><p> 准确的说现在的王书,是一个风华正茂,年仅16岁的少年郎!</p><p> 用玄乎一点的说法就是,灵魂依旧是那个28岁的王书,却占据了这个16岁少年郎的身体,而这个少年名字居然也叫做王书!</p><p> 王书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青年,同时是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,可是遇到这种情况,他也说不出个一二三。</p><p> 难道说冥冥之中真的又神明的存在?</p><p> 可是既然有神明,为什么不去兼爱众生?为什么不去惩奸除恶?</p><p> 他想不清楚,也不想去弄清楚。他只清楚一点,他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王书,而是范阳郡治下平阳镇王庄姜氏的儿子王书,他现在依然有一个疼爱自己的母亲。</p><p> 至于范阳郡?母亲也说不清楚。</p><p> 在华夏悠久的历史之中,有很多朝代都有范阳郡。</p><p> 王书唯一肯定的是自己还在华夏大地,但是具体的哪一个朝代,他还不敢肯定。</p><p> 在这个新环境中,家中只有母亲和王书两人,三年前父亲服徭役去了辽东边关,三年过去了依旧杳无音讯。</p><p> 这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更加艰难,为了生活,母亲姜氏辛苦织布,由王书拉到集市上贩卖。</p><p> 由于这几天王书卧病在家,家中倒是积压了不少布匹。</p><p> 明日就是大集,自己可以先去集市上探查一番,应该是会有收获,王书乐观的想象中陷入了熟睡。</p><p> 天色不过微亮,王书已经起床,简单的洗漱后,开始帮衬着姜氏收拾庭院。</p><p> “母亲,我看家中的布匹积压了不少,今天恰逢大集,我早些去集市,争取多卖些钱。”正在喝着稀饭的王书说道。</p><p> “话虽如此,可是你的身体···”姜氏有些担忧。</p><p> 王书放下碗筷,拍着胸脯说道:“娘,你看!孩儿已经没事了。”</p><p> “好,娘说不过你,就依你吧。”姜氏默不作声的将碗里的肉片加进王书的碗里。</p><p> 吃完饭之后王书挑着扁担信心满满的向集市出发,今天是十天一度的大集,赶集的人只会多不会少。</p><p> 望着王书远离的身影,姜氏有些怀疑的说道:“文儿居然变得这么积极?往常他可是懒猪一个,莫不是我儿经历这场病长大了?”</p><p> 甩了甩这些想法,姜氏回身开始坐在织布机前。</p><p> 约莫一刻钟,王书已经来到集市,找到熟悉的摊位,将布匹精心的码放好。</p><p> 趁着人群还没有来,王书打量着身旁的建筑以及过往行人的衣着,盘算着现在是什么时期。</p><p> 初来乍到,王书连现在是什么时期还没有搞懂,这一次上集市,王书更多的是想了解自己是处于什么时代、什么地方。</p><p> 集市上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,男人以直裰和布衫为主,女人以衫、裙为主,遵循的都是上衣下裳的古制,颜色以白、青、黑为主,布料以麻布、棉布为主。</p><p> 集市附近的建筑相较于现代社会则是别有一番风味,建筑物的顶部则是舒展而优美,基部则是气派而稳固,这小小的集镇上居然有不少漂亮的殿阁楼台。</p><p> 不过仅凭这些如何能够判断?王书又不是专业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。</p><p> “阿文,今日你起的可是够早的啊?”</p><p> 一个声音响起,打断了王书的思绪。</p><p> 王书回身看到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青衣少年,挑着一些草鞋走到了旁边的摊位。</p><p> 文就是父亲给王书起的小名,王书的父亲希望王书可以断文识字,故而起了这个小名。</p><p> “原来是阿重兄。”王书学着电视中古人的样子拱手问好。</p><p> 阿重一脸诧异的看着王书,嘴里说道:“阿文,你的病还没好吗?瞎做什么礼,那可是面见长辈才行的大礼,我刘备可担当不起!”</p><p> 青年说着就开始在摊位上摆放编制好的草鞋。</p><p> 而王书则是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之中。</p><p> “刘备”这个在后世妇孺皆知的名字,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,凭借个人的努力以及深不可测的‘仁心’和‘哭功’,流浪半生,终于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。</p><p> 从成就而言,他刘备确实是一个英雄,可是王书却对刘备没什么好感。</p><p> 因为刘备这个人太虚伪了,别人不相信他是刘邦的后代,王书是绝对相信的,刘备完美的继承了刘邦身上所有的特质,唯一不同的就是刘备把他做的一切都冠以国家大义、兄弟情谊的头衔。</p><p> 回过神之后,仔细的消化了王书这具身体遗留下来的记忆。</p><p> 刘备是大名,阿重是小名,重的意思就是重要,为此刘备还向王书解释过,不过,王书更多的是调侃这个小名。</p><p> 王书仔细的打量着刘备,发现刘备的耳朵确实比一般人要大,但是说垂肩就有些夸大了,刘备的双手也确实长,说过膝也有些扯淡。</p><p> 刘备摆完草鞋,发现王书在盯着自个瞧,眼神格外的怪异,仿佛自己是那山上开屏的野鸡一般,不由得有些好奇。</p><p> 不等刘备开口,王书率先发问。</p><p> “阿重兄,这里是涿县?”</p><p> 面对王书认真的问答,刘备也不好意思拒绝,只好回答:“这里确实是涿县!”</p><p> “阿重兄,现在可是光和年间?”王书继续问道。</p><p> 王书对于汉朝历史还是蛮有研究的,汉朝发生的重大事件王书几乎是可以张嘴就来,刘备靠什么开始崛起?是黄巾起义,黄巾起义发生是那一年?是光和七年。</p><p> 这次刘备倒没有直接回答,反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王书。</p><p> “我脸上有钱吗?阿重兄怎么用这个眼神看着我?”王书有些摸不着头脑。</p><p> 刘备笑了笑没有回答,“皇帝月前才改元光和,公文也不过前几日才到,我很好奇,你一介小民是如何得知?”</p><p> 刚刚改元,这样说的话,距离黄巾之乱还有六年的时间,在这六年的时间自己一定得成长起来,不为别的至少得保住自己的母亲。</p><p> “我是山村小民,阿重兄何尝不是山村小民?”王书哈哈一笑,“你又是如何让得知改元之事?”</p><p> 刘备解释道:“先父曾在县衙任职,故而某在县衙有几位朋友。”</p><p> 王书不由得暗暗吃惊,刘备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,居然从很早就开始接触权贵。</p><p> 在这个时代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?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接触地位比自己高的人。</p><p> 君不见宦官之后的曹操在最开始也不过是世家子弟袁绍的小跟班吗?</p><p> 王书哈哈一笑,趴在刘备耳边开始了胡言乱语:“我对你说的话你可不能告知外人。”</p><p> “你以为我是真的得病了吗?”</p><p> “非也,是上仙在对我传授仙法。”</p><p> 刘备露出一个将信将疑的表情,就在刘备准备质问我的时候,身旁出现了一个买鞋的汉子,这才打断了刘备的继续质问。</p><p> 王书看着刘备,心道:“现在不过是弱冠之龄,刘备的心机已经如此,将来能够成为一代枭雄也情有可原。”</p><p> “这布是谁的摊子?怎么卖的?”</p><p> 一个妇人手提提篮大声询问道,这才将王书的心思从沉思中带出来。</p><p> “这布摊是小子的,不知看上那块布了?”</p><p> 王书可是信心爆炸的时代,在求学时代,以理论扎实和嘴皮子闻名全校,忽悠几个汉朝没见过世面的妇人对于王书来说还是轻而易举的。</p><p> 一旁的刘备则是有些诧异的看了看王书,要知道之前的王书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痞子,调戏东村家的大闺女,逗逗西村家的小媳妇都是常有的事。</p><p> 今日居然开始正儿八经的卖布了,怎能不令刘备吃惊。</p><p> “难不成真是仙人向阿信传授了些仙法?”刘备不仅开始相信王书忽悠的话。</p><p> 不过大半晌的功夫,布匹已经在王书的“大忽悠神功”下已经销售一空。</p><p></p>
{{el.imgs && /^[0-9]+$/.test(el.title) ? '第' : ''}}{{el.title}}{{el.imgs && /^[0-9]+$/.test(el.title) ? '话' : ''}}